衛武營本事
天團養成術-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
©BR _ Astrid Ackermann
文|林伯杰
睽違六年,眾樂迷翹首盼望的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(BRSO)終於要來臺巡演。2024年正逢BRSO成立75週年,其實和動輒上百年歷史的名團相比,尚屬年輕。然而該團為何能從一個地區型樂團,成為出類拔萃的至高標竿,且讓我們細說從頭,看看BRSO的天團養成術。
BRSO所在地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首府慕尼黑,在這座德國第三大城,人口不到150萬,卻擁有三個頂尖樂團:創團可追溯至1523年的巴伐利亞國家管弦樂團、1893年成軍的慕尼黑愛樂、及1949年才成立的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。
20世紀初廣播普及,全球各大電台因應節目需求,紛紛設立自家的樂團,例如英國BBC、美國NBC、日本NHK。德國最早於1923年成立柏林廣播交響樂團,接著二次大戰後,各州電台也陸續設團,整個德國共計有十二個專職演出古典音樂的廣播樂團。
巴伐利亞廣播電台成立於1924年,為了節目需求,便設立自家廣播樂團,可說是BRSO的前身,納粹時代一度改名為「慕尼黑帝國交響樂團」,理查史特勞斯曾擔任指揮並錄音。二次大戰後,德國各大電台公有化,巴伐利亞廣播邀請享譽國際的德國指揮大師約夫姆(Eugen Jochum)籌組樂團,BRSO於1949年7月1日正式成立。
電台給予約夫姆極大的權力和不受限的資金,得以邀請全球頂尖好手組成BRSO。他的雄心壯志雖然曾遭受挑戰與抗議,但約夫姆讓樂團不僅只是在電台聽得到,也頻繁地公開演出,更率團出國巡演,迅速建立BRSO的初步國際名聲。
1960年約夫姆離職後,BRSO迎來流亡自由世界的捷克指揮巨匠庫貝力克(Rafael Kubelík)接任,他充實了樂團的斯拉夫曲目,更錄製德國樂團史上第一套馬勒交響曲全集。庫貝力克在位長達18年後退休,原訂接棒的孔德拉辛來不及就任便猝死,空窗長達四年,1983年請到英國的柯林戴維斯爵士(Sir Colin Davis)接任,他以貝多芬《莊嚴彌撒》開創BRSO的新世代,拓展了英國作曲家、及白遼士、與西貝流士等作品,1992年亦以《莊嚴彌撒》告別樂團。
隔年由天才音樂家馬捷爾(Lorin Maazel)接任,嚴格精確的訓練再次提昇BRSO的水準,尤其他以單一作曲家如貝多芬、布拉姆斯、史特勞斯、布魯克納之交響曲作為每年度樂季的重點曲目,在當時實屬創舉,2002年馬捷爾以全本馬勒交響曲作為卸任的輝煌成績單。
第五任首席指揮楊頌斯於2003年上任,積極地海外揚聲,將BRSO推向前所未有的巔峰,無論專業樂評家或普羅大眾,都認定在楊頌斯的領導下,BRSO的實力已然和柏林愛樂或維也納愛樂並駕齊驅。楊頌斯如此形容該團:「音樂家們非常熱情和自發,把每一場音樂會都當作最後一場來演奏。他們的付出超過100%。對我來說,作為指揮,就像駕駛勞斯萊斯,這樂團可以做到一切。」
2007年楊頌斯首次率領BRSO來臺,就擄獲臺灣樂迷的鍾愛,熱情的程度甚至要在戶外舉行實況轉播。2018第五次訪臺時,楊頌斯因身體不適,臨時由祖賓梅塔代打,隔年11月8日,他在紐約卡內基廳指揮BRSO成為大師最後一場演出,數週後離開人世。
當世人期待誰能接下楊頌斯的指揮棒,讓人意外也不意外地,第六任首席指揮,乃是同樣聲譽崇高的賽門拉圖爵士於2023年上任。拉圖在擔任柏林愛樂、倫敦交響樂團之後,即是BRSO團員的首選,全體贊同拉圖擔任第六任首席指揮,他就任時說:「人性讓這個樂團如此特別」。
回顧這3/4世紀的輝煌歷史,見證了BRSO如今能成為天團,在於歷任首席指揮的功勞,每位都擔任至少兩任(每任五年)的緊密合作,積極拓展多元曲目,以演出和錄音吸引全球觀眾,樂團也成立自家學院培訓新生代演奏家,讓BRSO聲望不斷向上攀升。在全球大疫過後,此次拉圖爵士率領BRSO訪臺,12月5日將在 衞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演出他們的招牌曲目:馬勒的第七號交響曲《夜之歌》,這絕對是2024年臺灣古典樂壇的盛事。
有意思的是,BRSO應該很羨慕臺灣擁有衛武營音樂廳如此優異的表演場所,因為他們駐團所在地是舊王宮所改建的音樂廳,楊頌斯生前大力奔走,希望有專屬於BRSO的音樂廳,這也成為接棒的拉圖爵士上任後的最重要目標之一。
尤其採用葡萄莊園式的衛武營音樂廳,對觀眾而言,無論坐在哪個座位,都可獲得視覺與聽覺的最大感動。我個人最推薦的是管風琴下方的觀眾席,能夠面對面地親睹指揮大師的魅力風采,這可是拉圖粉絲的至高享受啊。
節目資訊
2024/12/5(四)19:30